96.6.6 蘋果日報

從「星光大道」到「電視大道」/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陳炳宏教授

 

「你們看過超級星光大道沒?」最近在學校上課時,我偶爾會問問學生們這個問題,但這不是在做收視率調查,而是想知道他們對這暴紅電視節目的看法。目前這節目已進入最後淘汰賽,不僅網路網友們尬得厲害,連電視收視率也屢破紀錄,據報載上周五最後歌喉戰收視率已經突破7.17,恐怕已經超越絕大多數八點檔連續劇了!

 
近日討論節目成功之道或報導參賽者的相關內容已經太多,不必在此重複,筆者想探討的是《超級星光大道》節目成功背後,所反映出來值得深思的台灣電視生態議題。
首先,這節目的成功其實凸顯出一個很殘酷但不得不面對的事實--無線電視(或者說電視)已經不再是優勢媒體。如果不是這節目的忠實觀眾,一般人可能很難理解這節目怎會紅成這樣?沒有大牌,沒有明星,有的只是一群頗會唱歌的愛哭鬼(我沒有不敬,粉絲們不要罵我),感覺好像沒有可以暴紅的節目元素。

 藉網路爭取收視率
但是現在這些都已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節目的成功,正是節目內容經由網路密集傳散進而反攻爭取電視收視率的實例。網友們對此節目的關注與投入絕對不是一群只看電視的「老」觀眾可以的理解的;或者明白些說,日後的電視節目,特別是針對年輕人的節目,絕對不能忽略網路媒體的驚人宣傳效果,而《超級星光大道》的成功正可證明網路已經可以與電視並駕齊驅成為大哥級媒體。
其次,忝為公視監事,筆者要提醒(也是勉勵)一直致力於尋找既符合公共價值且具收視優勢的節目的公共電視台,《超級星光大道》的成功可以成為公視製作年輕人節目一個很好的借鏡。我從來不認為,公共電視只能唱歌劇、跳芭蕾或彈鋼琴,像《超級星光大道》這樣既符合公共電視提供公共服務的宗旨,又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並能與年輕人互動的節目內容,真的很難得,希望一直缺乏年輕收視族群的公共電視台可以確實參酌以積極擘畫。雖然收視率不是公視製播節目的優先標準,但可以既叫好又叫座,又何樂不為呢?可惜詹仁雄製作這節目時沒有優先考慮提供給公視,但或許這不是詹仁雄的問題,應該是公視該檢討的吧!
最後的意見,是想對台灣電視節目產製者說的,請大家不要再批評說,從收視率調查來看,台灣觀眾的水準只會欣賞像《霹靂火》那樣的八點連續劇,或者是不斷潑水、砸蛋糕的綜藝節目,但卻從來不願意認真去思考如何製作真正滿足觀眾需求的節目。現在《超級星光大道》收視率破七,應該可以給這類電視製作人一些反思的機會吧!如果說這二十年來,觀眾還是愛看詹仁雄的節目,那有一種可能就是詹仁雄實在太厲害了,能讓觀眾對他愛不釋手;但另一種可能就是,而是台灣電視二十年來根本沒有絲毫的進步,才會讓詹仁雄予取予求!因此很難說《超級星光大道》的成功到底應該視為是詹仁雄的勝利,還是代表台灣電視界的悲哀?


96.6.7 蘋果日報 

在星光大道上「錦上添花」/洪浩唐

閱讀陳炳宏教授日前(6月6日)在論壇發表的《從「星光大道」到「電視大道」》一文,由於陳教授身為公視監事之一,又該文對公視製作節目的建議可能攸關公共電視台的精神確立與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顯然已非單純針對個別節目所作的評論或讚譽,而屬公共議題,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就該文的若干觀點在此作一澄清或討論。 
 

自家媒體為節目宣傳
首先,陳文提到該節目「沒有大牌,沒有明星……感覺好像沒有可以暴紅的節目元素」,有關這點,陳教授可能有點「辜負」了製作單位的「苦心」了!從節目主持人陶晶瑩、評審袁惟仁、張宇、黃韻玲等人看來,對國內電視圈、藝能界稍有概念的觀眾來說,上述的陣容即使不是「天王天后」至少也堪稱「黃金組合」了──這陣容並不像該文所形容的那麼「陽春」。而若要論及該節目現在享有的高人氣、高收視率的原因,網路的討論也許真有其宣傳效果,但主持人、評審的表現更是該節目不可或缺而功不可沒的主要元素!
其次,陳文認為「這個節目的成功,正是節目內容經由網路密集傳散進而反攻爭取電視收視率的實例」,關於這點,我們必須先釐清的是:到底是「網路密集傳散」造成該節目的高收視率?還是因為該節目的高收視率造成它在網路上的備受討論?筆者無意抬槓,這個聽起來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疑問在此之所以顯得有意義,是因為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日子以來,為該節目「搖旗吶喊」的,其實並不只是網路而已。
例如和播放該節目同屬一媒體集團的《中天新聞台》,這一陣子便密集且熱切地「報導」該節目在網路上被討論得有多熱烈、「星光幫」的歌在KTV有多常被點播(其「新聞」出現的頻率、篇幅可能比「馬王配不配」還多──雖然這也不見得是壞事);《中國時報》更是用社論(6月5日)的規格來「彰顯」該節目是如何地激勵人心──有這些「大人看的」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使得一些即使沒看過該節目的觀眾也有興趣了),該節目不在網路上成為話題也難──雖然新聞媒體在新聞內容上替自家的節目作宣傳的作法委實可議。
最後,陳文指出:「《超級星光大道》的成功可以成為公視製作年輕人節目一個很好的借鏡……希望公共電視台可以確實參酌以積極擘畫。」如果陳教授所謂的「成功」指的是「高收視率」和「網路上的熱烈討論」的話,那麼公視可能必須對此一建議有所保留。

公視不受制商業利益
因為有別於商業電視台所遵循並著重的市場法則,公視作為一個可以不必受制於商業利益的公眾媒體、一個可以不必時時刻刻緊盯著收視率調查報告的電視台,當它在決定要製作什麼樣的節目時,自應有一套迥異於商業邏輯的思維(卻保護了許多在流行市場中失去競爭力的文化資產)和應當堅守的價值觀(例如提供更多社會弱勢發聲的管道)──試問,如果少了這份思維和堅持,那公視和商業電視台有什麼區別?它的存在又有何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ngying95 的頭像
    fangying95

    fangying95的部落格

    fangying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